从赛前的表态中,纳格尔斯曼展现了他那如人间清醒般的自信。无论巴黎如何散播关于梅西和姆巴佩可能因伤缺席的消息,他始终以三个字回应——我不信。纳格尔斯曼的坚定态度,似乎在挑战所有对比赛不利因素的预设,他的决心是,我要根据对方重要球员是否出战来安排战术,那将是一个“纳格尔斯曼这个大傻子”的笑话。
然而,当比赛真正开始,纳格尔斯曼的战术布局显得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。德利赫特、乌帕梅卡诺和帕瓦尔组成的三中卫阵型,在细节上与传统三中卫有着诸多不同。两个边中卫大幅前顶参与接应,第一时间破坏对手的反击,而三中卫还会频繁换位,使得对手难以捉摸。中锋舒波莫廷身后是萨内和穆夏拉这两个边路属性的攻击手,加上打翼卫的科曼和坎塞洛,拜仁充分利用了球场宽度。
巴黎方面的应对策略则更为稳健。首发阵容的调整明显是稳守反击的策略体现。达尼洛-佩雷拉未打三中卫而是踢中场,而年仅16岁343天的扎伊尔-埃梅里成为欧冠淘汰赛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发。这表明加尔蒂埃的核心策略是稳定防守,增加边路人数以抵挡拜仁的攻势。
然而上半场,拜仁的冲击力显现无遗。他们的高压上抢让梅西和内马尔难以施展,即使有机会转身拿球,也因缺乏支援而无法有效推进。巴黎全队只得缩好阵型等待反击机会,但面对拜仁严密的前场布防,他们的反击也难以形成威胁。
中场休息时,双方球迷都感到惊讶。巴黎球迷疑惑为何如此被压制却仍感觉可以一战,而拜仁球迷则感叹平时不看法甲的他们居然觉得巴黎踢得还不错。下半场,拜仁用科曼换下坎塞洛,进一步加强了冲击力。而纳格尔斯曼的微操更是妙手频出,根据场上形势灵活调整阵容。当姆巴佩和门德斯那条边成为巴黎主攻方向时,帕瓦尔换位至左路应对,让乌帕梅卡诺得以迎战国家队队友。
最终,拜仁先入一球,虽然过程中有惊无险,但纳格尔斯曼的战术布局和临场指挥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加尔蒂埃虽然让巴黎在比赛中有所起色,但最终还是未能扭转败局。赛后,人们不仅欣赏到了两位教练新奇独特的战术布置,也为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临场应变能力所折服。即使有时看似不稳的操作也能收到奇效,令观众们目不暇接、大呼过瘾。
这场比赛无疑展示了两位教练的智慧与勇气。纳格尔斯曼的自信与果断、加尔蒂埃的稳健与应变都为球迷们带来了极大的观赏价值。而这场比赛也似乎成为了教练之间的一场PUA(心理操控)大战。无论是从战术布置还是临场指挥来看,两位教练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魅力。这场比赛的结果或许还未定论,但过程已经足够精彩。
